
2025年11月13日—14日,首届中法神经肿瘤学研讨会在重庆山城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办。本届大会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指导下,由金凤实验室主办,吸引了来自中法两国200余位神经外科、肿瘤学、神经病理学及基础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临床专家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主席卞修武教授线上致欢迎辞;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蒲骥,大会主席Jean-Philippe Hugnot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学术报告设置了“临床专场”与“基础研究专场”两大板块,与会专家就脑胶质瘤智能诊疗领域热点问题深入交流。
在临床专场,世界知名神经外科专家、法国蒙彼利埃大学雨果·杜福(Hugues Duffau)教授分享了其基于连接组的脑胶质瘤手术28年经验,引发了与会者对于保留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生存策略的深入思考;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王引言教授展示了脑胶质瘤治疗的技术革新成果,为提升诊疗精准度提供新路径;法国南锡第一大学卢克·泰兰迪埃(Luc Taillandier)教授从个性化、功能性、长期化等维度,分享了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的医学治疗思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教授则聚焦胶质瘤代谢的临床转化,探讨了从诊断到治疗的全流程应用方案。此外,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纪尧姆·赫伯特(Guillaume Herbet)教授围绕低级别胶质瘤与神经可塑性解析了大脑的适应与重构机制,朱利安·博托(Julien Boetto)教授分享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脑膜瘤临床研究转化项目经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弩教授则带来“单细胞水平泛癌脑转移图谱”的前沿研究成果。
在基础研究专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托马斯·道邦(Thomas Daubon)教授揭示了原发性与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代谢适应机制,蒂埃里·维罗尔(Thierry Virolle)教授带来针对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特性的转化研究案例,为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浙江大学刘冲教授深入解析了胶质瘤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可塑性机制;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让-菲利普·雨诺(Jean-Philippe Hugnot)教授则聚焦弥漫性胶质瘤增殖与可塑性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介绍了相关研究新工具的开发应用。

除专题报告外,会议还设置了以“脑肿瘤的临床管理”和“中法神经肿瘤学合作机遇”为核心的两场圆桌讨论,与会专家还参观了金凤实验室,共同推动学术交流向实质合作延伸。
作为中法两国在神经肿瘤领域的高级别专题学术会议,本届大会系统展示两国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与转化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针对性回应了神经肿瘤诊疗中病理复杂、技术门槛高、多学科协作需求迫切等核心挑战,有力促进前沿科学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本次大会是中法神经肿瘤学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迈向系统化、机制化的新阶段。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携手应对全球神经肿瘤诊疗挑战,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