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千”重庆行首场科普活动举办!季维智院士揭秘“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健康”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10月9日,“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首场科普活动在重庆科技大学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季维智教授以“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健康”为题,为现场4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详实、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

1.png

“生、老、病、健康长寿,是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议题。”讲座伊始,季维智院士以简洁有力的开场,引领听众走进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面对“为何要研究非人灵长类”的疑问,他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非人灵长类与人类高度相似,是连接生命科学前沿研究从‘基础到临床’的重要桥梁。”

2.png

季维智院士结合自身43年来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以通俗的语言和备受社会关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非人灵长类在衰老机制探索和医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

讲座中,他还系统科普了实验动物伦理、胚胎发育、器官再造、干细胞治疗以及疾病模型构建等方面的前沿进展,帮助公众理解相关科学知识。

3.png

提问环节气氛热烈,师生们围绕脑科学研究、灵长类模型在衰老疾病及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等问题踊跃提问。“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自闭症方面有何突破?”“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能否助力糖尿病等常见病的治疗?”季维智院士一一细致作答,并在谈及“如何提升科学素养”时,以“坚持,努力”四字勉励学子,希望大家在科学道路上持之以恒、不断前行。

本次“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活动聚焦“干细胞与衰老”主题,还将邀请李劲松、顾宁、时玉舫,杨永广、曾凡一、李伟、王继厂、郝捷等相关领域院士专家走进重庆各地的机关、高校、中小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专题科普活动15场,广泛普及干细胞相关科学知识,促进全社会认识、支持干细胞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相关工作。线下受众预计超5000人次。

此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的务实举措,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具体实践。通过邀请院士专家走进西部地区,开展科普讲座、介绍前沿科学进展,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着力促进科学教育,为科技人才发展筑牢根基。

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金凤实验室、重庆高新区科学技术协会、课堂内外杂志社协办。